游记日记

时间:2025-08-18 19:03:22
游记日记八篇

游记日记八篇

一天又结束了,这一天里,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,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。在写之前,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!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记日记8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游记日记 篇1

这个暑假,我读完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《格列佛游记》,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英国一个名叫格列佛的外科医生在小人国、大人国、飞岛国以及慧胭国的冒险故事。

我被大人国、小人国离奇古怪的故事深深吸引了。小人国里的一切都非常小,他们对格列佛来说就像玩具一样。而大人国恰好相反,格列佛就好像他们的“宠物”一样为他们表演,逗他们开心,还要提心吊胆,以防被他们弄死。我不喜欢飞岛国中的人们,他们只重视音乐与数学,我觉得他们很多的做法都是很愚蠢的,我最喜欢的是书中慧胭国的故事。慧胭国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,这里的人们勤劳,干净,热爱劳动,有礼貌,举止端庄,乐于助人,在他们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,他们的社会充满了友爱、和睦,人人都很善良,厌恶邪恶,我想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国度吧,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胭国那样,只有真诚,没有虚伪,这也许只是个理想吧,但是,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真诚的人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游记日记 篇2

丁丑(公元1637年)正月初一日 晓起,晴丽殊甚。问其地,西去路江二十里,北由禾山趋武功百二十里,遂令静闻同三夫先以行李往路江,余同顾仆挈被携带被子直北入山。其山不甚高,而土色甚赤。升陟五里,越一小溪又五里,为山上刘家。北抵厚堂寺,越一小岭,始见平畴,水田漠漠。乃随流东北行五里,西北转,溯溪入山。此溪乃禾山东北之水,其流甚大,余自永城西行,未见有大水南向入溪者,当由山上刘家之东入永城下流者也。北过青堂岭西下,复得平畴一坞,是为十二都。西溯溪入龙门坑,溪水从两山峡中破石崖下捣,连泄三、四潭。最下一潭深碧如黛,其上两崖石皆飞突相向。入其内,复得平畴,是为禾山寺。寺南对禾山之五老峰,而寺所倚者,乃禾山北支复起之山也,有双重石高峙寺后山上。盖禾山乃寺西主山,而五老其南起之峰,最为耸拔。余摄其大概云:“双童后倚,五老前揖。”二山即禾山、五老。夹凹中有罗汉洞,闻不甚深,寺僧乐庵以积香出供,且留为罗汉、五老之游。余急于武功,恐明日穷日力不能至,请留为归途探历,遂别乐庵,北登十里坳。其岭开陟共十里而遥,登岭时,西望寺后山巅,双重骈立,峰若侧耳耦语然。越岭北下,山复成坞,水由东峡破山去,坞中居室鳞比,是名铁径。复从其北越一岭而下,五里,再得平畴,是名严堂,其水南从岭西下铁径者也。由严堂北五里,上鸡公坳,又名双顶。其岭甚高,岭南之水南自铁径东去,岭北之水则自陈山从北溪出南乡,鸡公之北即为安福界。下岭五里至陈山,日已暮,得李翁及泉留宿焉。翁方七十,真深山高隐也。

初二日 晨餐后,北向行。其南来之水,从东向破山去,又有北来之水,至此同入而东,路遂溯流北上。盖陈山东西俱崇山夹峙,而南北开洋成坞,四面之山俱搏空溃壑,上则亏蔽天日,下则奔坠峭削,非复人世所有矣。五里,宛转至岭上。转而东,复循山北度岭脊,名庙山坳,又名常冲岭。其西有峰名乔家山,石势嵯峨高峻,顶有若屏列、若人立者,诸山之中,此其翘楚qiáo最好的云。北下三里,有石崖兀突溪左,上有纯石横竖,作劈翅回翔之状,水从峰根坠空而下者数十丈。但路从右行,崖畔丛茅蒙茸,不能下窥,徒闻捣空振谷之响而已。下此始见山峡中田塍环壑,又二里始得居民三四家,是曰卢子泷lóng一溪自西南山峡中来,与南来常冲之溪合而北去,泷北一冈横障溪前,若为当关。溪转而西,环冈而北,遂西北去。路始舍涧,北过一冈。又五里,下至平畴,山始大开成南北两界,是曰台上塘前,而卢子泷之溪,复自西转而东,〔遂成大溪,东由洋溪与平田之溪合。〕乃渡溪北行,三里至妙山,复入山峡,〔三里〕至泥坡岭麓,得一夫肩挑行李。五里,北越岭而下,又得平畴一壑,是曰十八都。又三里,有大溪亦自西而东,〔乃源从钱山洞北至此者,平田桥跨之。〕度平田桥北上相公岭,从此迢遥直上,俱望翠微,循云崖。五里,有路从东来〔合,又直上十里,盘陟岭头,日炙如釜,渴不得水。久之,闻路下淙淙声,觅莽间一窦出泉,掬饮之。山坳得居落,为〕十九都〔门家坊。坊西一峰甚峻,即相公岭所望而欲登者,正东北与香炉峰对峙,为武功南案。〕日犹下午,恐前路崎岖,姑留余力而止宿焉。主人王姓,其母年九十矣。

初三日 晨餐后行,云气渐合,而四山无翳。三里,转而西,复循山向北,始东见大溪自香炉峰麓来,是为湘吉湾。又下岭一里,得三四家。又登岭一里,连过二脊,是为何家坊。有路从西坞下者,乃钱山之道,水遂西下而东,则香炉峰之大溪也;有路从北坳上者,乃九龙之道;而正道则溯大溪东从夹中行。二里,渡溪循南崖行,又一里,茅庵一龛在溪北,是为三仙行宫。从此渐陟崇冈,三里,直造香炉峰。〔其崖坳时有细流悬挂,北下大溪去。仰见峰头云影渐朗,亟上跻,忽零雨飘扬。〕二里至集云岩,零雨沾衣,乃入集云观少憩焉。观为葛仙翁栖真之所,道流以新岁方群嬉正殿上,殿止一楹,建犹未完也。其址高倚香炉,北向武功,前则大溪由东坞来,西向经湘吉湾而去,亦一玄都也。时雨少止,得一道流欲送至山顶,遂西至九龙,乃冒雨行半里,渡老水桥,〔复循武功南麓行,遂〕上牛心岭。五里,过棋盘石,有庵在岭上。雨渐大,道流还所畀送资,弃行囊去。盖棋盘有路直北而上,五里,经石柱风洞,又五里,径达山顶,此集云〔登山〕大道也;山小径循深壑而东,乃观音崖之道。余欲兼收之,竟从山顶小径趋九龙,而道流欲仍下集云,从何家坊大路,故不合而去。余遂从小径冒雨东行。从此山支悉从山顶隤壑而下,凸者为冈,凹者为峡,路循其腰,遇冈则跻而上,遇峡则俯而下。由棋盘经第二峡,有石高十余丈竖峰侧,殊觉娉婷。其内峡中突崖丛树,望之甚异,而曲霏草塞,无可着足。又循路东过三峡,其冈下由涧底横度而南,直接香炉之东。于是涧中之水遂分东西行,西即由集云而出平田,东即由观音崖而下江口,皆安福东北之溪也。于是又过两峡。北望峡内俱树木蒙茸,石崖突兀,时见崖上白幌如拖瀑布,怪无飞动之势,细玩欣赏之,俱僵冻成冰也。然后知其地高寒,已异下方,余躞xiè蹀小步走路雨中不觉耳。共五里,抵观音崖,盖第三冈过脊处正其中也。观音崖者,一名白法庵,为白云法师所建,而其徒隐之扩而大之。盖在武功之东南隅,其地幽僻深窈,初为山牛野兽之窝,名牛善堂;白云鼎建禅庐,有白鹦之异,故名白法佛殿。前有广池一方,亦高山所难者。其前有尖峰为案,曰箕山,乃香炉之东又起一尖也。其地有庵而无崖,崖即前山峡中亘石,无定名也。庵前后竹树甚盛,其前有大路直下江口,其后即登山顶之东路也。时余衣履沾透,亟换之,已不作行计。饭后雨忽止,遂别隐之,向庵东跻其后。直上二里,忽见西南云气浓勃奔驰而来,香炉、箕山倏忽被掩益厉,顾仆竭蹶上跻。又一里,已达庵后绝顶,而浓雾弥漫,下瞰白云及过脊诸冈峡,纤毫无可影响,幸霾而不雨。又二里,抵山顶茅庵中,有道者二人,止行囊于中。 ……此处隐藏11786个字……我已是大汗淋漓了。那里可真热闹啊,有一群老人在跳舞,亭子里还有一群人在唱戏,真是热闹非凡。

终于人到齐了,老师点完名,我们就一拥而上。为了争夺第一,我和几位同学选择了一条很难走的近道,这条路坑坑洼洼,又没有阶梯,很难走。我埋着头拼命往上爬,可是不知怎么的,以前灵巧的腿今天似乎绑着沙袋,而且还不停地发麻,头脑发昏,每走一步腿就发酸,好像要倒下似的。但我一想到荣誉,就顾不上那么多,跌跌撞撞地爬到山顶,得了第六名。我实在太累了,直喘粗气。妈妈说我缺氧,需要休息。等我缓过劲的时候,已经要拍集体照了。我连忙下去,跟大家合了影。

下了山,我们还没玩够,就自发地玩起了“丢手帕”游戏。我第一个丢,我丢在夏艺方后面。本来我是可以赢的,但我跑错了位子,输了。被罚背了一首唐诗。大家唱啊,跳啊。时间过得真快,最后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。

这次的亲子活动我们玩得真开心。通过这次活动,我也意识到平时的锻炼是多么的重要啊!

游记日记 篇6

8月12日星期日晴

今天,我们一家人踏上了去武隆的旅程。

过了涪陵,我们的车沿着乌江画廊行驶。乌江的水,清幽碧绿,像仙女飘落在群山中的绿丝带。两岸的山,陡峭壮观,好像天神发怒时从中间劈开一般,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我们告别了这副天然的山水画之后,就驱车前往芙蓉洞。

刚进入洞口,一股凉气扑面而来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地下宫殿。导游说,芙蓉洞有五绝——“巨幕飞瀑”、“珊瑚瑶池”、“石花之王”“生命之源”“犬牙晶花池”。其中,我最喜欢的是珊瑚瑶池和巨幕飞瀑。走近珊瑚瑶池,就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。池面迷雾茫茫,似乎飘浮着一层仙气,更给这个美丽的瑶池增添了一丝神秘感。池水清澈见底,水下的晶花仿佛是一簇簇水草,池中间有两根洁白的石柱,犹如两位妙龄仙女在里面沐浴。我想:“仙女的浴池一定很高级,我也想去试一试。”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,说:“你如果跳下去,浮起来绝对是冰块儿了。”

巨幕飞瀑更是壮观无比,仿佛是一片瀑布从天而降,令人赞叹不已,让我立刻想到了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

芙蓉洞真不愧是世界珍宝哇!

8月13日星期一晴

今天,我们去浏览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桥群——天生三桥。

天生三桥由天龙桥、青龙桥和黑龙桥组成,桥桥相连,形成三桥夹两坑的自然奇观,因此又叫“天坑三桥”。

我一进入天生三桥,就立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比神奇。座座石桥高大险峻,桥下绿草如茵、绿树成林,溪水缓缓流淌,蝴蝶翩翩起舞,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,令人陶醉。我不禁浮想联翩:“这天生三桥是怎么形成的呢?会不会是神仙下凡时送给人间的呢?”

最令我难忘的是黑龙桥的四泉——珍珠泉、雾泉、一线泉和三迭泉。

珍珠泉从洞顶喷涌而出,微风吹过,把它们变成了一粒粒小水珠,像是仙女洒下的珍珠。我伸手想接住它们,可惜那些“珍珠”落在手里就消失了。

雾泉从一个小孔中喷出,在阳光的照耀下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,只留下一层烟雾,真像是从黑龙口中喷出的迷雾呢。

一线泉从桥洞中部流出,水流像是排着队从洞里走出来一样,笔直笔直的,从不分开,怪不得叫“一线泉”呢。

三迭泉从桥壁奔流而下,被中间三块突起的石板分成三段,一波三折,错落有致,远远看去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。

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生三桥,心中不由地生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。

8月14日星期二晴

今天,我们前往仙女山最有特色的地方——仙女山大草原。

我们刚进入大草原,就感觉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。这片辽阔的大草原,大得无边无际,微风夹着泥土散发出来的芳香,把大片大片的草丛吹得此起彼伏,隐约可见牛羊低头吃草的身影。这让我和姐姐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句诗:“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我们迫不及待地扑到草地上打滚嬉戏,活像两只跳跃的小海豚。躺在草坪上,看见天空中放飞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,像是在跟鸟儿们比赛谁飞得更高、更远,给平静的天空增添了一丝活力。

我们见此情景,立刻来了兴致,也把自己的风筝拿出来跟小鸟们比试个高低。我的风筝随风飞向高空,我的心情也随之飞扬起来。可惜我的风筝线不够长,最终还是没能在和小鸟的比赛中得到胜利的桂冠。

我想,风筝被线拉住,始终不能自由飞翔,虽然很舍不得,但我还是扯断了风筝的线,让它随风飞走和鸟儿们尽情玩耍。

在仙女山玩了两天后,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武隆。武隆,你给我带来了无限欢乐,我一定会再回来的!

游记日记 篇7

2月11日傍晚,我们全家来到了灵山后面的拈花湾玩,因为我们是晚上去的,那里风特别的大,远远的看过去拈花湾的夜景已经隐约可见,我们买票入园后,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五彩斑斓的大石头,上面刻着“拈花湾”三个大字,背景投影着五颜六色的荷花漂亮极了。

沿着石子路一路向前,池塘里五颜六色的灯光还有冒着白烟的加湿器好像进入了仙境一般,让人不由得举起相机拍了起来,沿路还有许多在“大圣归来”这部电影里面出现过得小和尚做装饰,显得格外的与世隔绝。

再进去点,穿过竹牌楼正式进入了拈花湾小镇,路两边各色精致的小店,有好吃的,好玩的,还有许多具有收藏价值的瓷器和佛像,人们走着笑着吃着拍着,听着佛音,顿时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。

当我们正想往回走的时候,看到很多人群都在往前涌,我一问路人,原来前面的小河里有放灯仪式还有人表演节目,我们不由得跟着人群也去凑了个热闹,池塘边已经围满了人,我找了个缝隙钻了进去,只看到河里有四只装饰个的小船在慢悠悠的飘荡着,河里放了好多荷花灯,五颜六色的美极了,就在这时一条小船开来,船上有个穿古装的女子正翩翩起舞,小船把她送到河中央的舞台上,那女子就像天上下来的仙女一样跳起了舞,我们看的都入了迷,一曲结束,我们看看时间也不早了,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。

拈花湾真是一个可以让人心情平静的地方!

游记日记 篇8

暑假里我去了黄山,一到山脚就看见山上的人接踵磨肩,我迫不急待的想到山上看看呢!

于是,我们坐上缆车来到半山腰,看见了著名的“迎客松”,仔细一看真像一位老人在欢迎我们呢!我们还看见了两块貌似乌龟的巨石,还有有趣的“猴子观海”,只见一只“猴子”坐在岩石上,眺望着茫茫的云海,“猴子”抓耳挠腮的样子令人赞不绝口。我想:这飞来石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?

继续前行,我又看到了“飞来石”,我仔细一看,真的是一块巨石从天上飞到了黄山一般。还有“猪八戒照镜子”,仿佛是猪八戒穿着一件袈裟在照镜子呢?可猪八戒也够粗心的,有一大一小的两只老鼠正在往这爬,他们可是来偷油的,这就是和猪八戒照镜子配在一起的另一块奇石—“老鼠偷油”。

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,有的还没有名字,正在等你去给它起一个名字。黄山除了奇石以外还有很多著名的松树,除了迎客松,还有陪你喝茶聊天的陪客松,还有欢迎你下次再来的送客松,以及犹如一只正在捕食的猛虎般的黑虎松……

怎么样,同学们看了我的介绍,想不想亲自去黄山看看呢?

《游记日记八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